欢迎你来到
当前位置:首页 > 市场管理 > 正文

5s验收前培训(5s验收标准)

2024-06-25 441 0 评论 市场管理


  

本文目录

  

  1. 如何强化车间5s管理
  2. 如何开展5s工作
  3. 企业怎样才能做好5S管理培训

1、第一,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,并强化监督检查与考核

  

2、一流的生产经营现场亟需标准的支撑。有什么样的工作标准,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质量;标准能引领方向,标准能激励精神,标准能规范行为。推行5S管理就是要敢于较真。为此,就必须制定一系列的工作标准和规章制度,并坚持“三个逗硬”:责任逗硬、检查逗硬、奖惩逗硬。在检查验收过程中,一定要把评判权交给实绩、交给成效。只有这祥,才能形成了严格管理、严格约束、严格考核、全员参与的竞争氛围,才能巩固5S管理成果,并使之不断发展、持续改进。

  

3、5S管理易学、易考核,好操作,见效快,看得见,一学就会,一看就明白,操作流程和执行标准都很简单,关键在坚持。只要坚持,持之以恒,不断改进,就一定能成功。否则,只停留在口头上、会议上和文件上,根本性的东西落实不下去,就不能成功,或半途而废。

  

4、实施5S管理的最大阻力是来自于旧习惯的挑战。如果能用5S管理的新习惯战胜旧习惯,养成好习惯,5S管理推行就能成功。因为良好的习惯能提升人的品质,它包括:革除马虎之心,养成凡事认真的习惯;遵章守纪的习惯;自觉维护工作环境整洁的习惯;文明礼貌的习惯。

  

5、良好习惯所产生的巨大无形的力量是任何行政手段、任何制度约束等外力所无法比拟的,比如让员工在日事清做每日的工作日志管理,它能推动企业实现四个转变:一是从惩罚性制度向激励性制度转变,推动员工积极性自觉提升;二是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,现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;三是从现场被管理者向现场管理者转变,员工素质明显提高。

  

6、良好的习惯并不是与生俱来,也不是一蹴而就,而是在反复抓、抓日常、抓细节中逐日养成,从有想法,到内心感受到触动,进而转换为行动,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。

  

7、第三,5S管理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,并在互动中升华

  

8、5S管理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;与此同时,企业文化的精神内涵又能积淀并渗透到5S管理中,对员工产生一种无形的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文化约束力,从而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。通过实施5S管理内容中所建立起来的庭园式、居室式的工作环境,不仅能强烈作用着操作者的心理,使操作者感到安全、舒适、明快、精神集中和观察敏锐,而且对每一个人的价值观、审美观、道德、习惯、风尚和行为有着无形的巨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。一个素质低劣和行为不规范的人进入这样的工作环境和纪律严明、行为规范、有素养的集体中,很快就“顺从”了,被“同化”了。这是因为,在企业文化的“场能”作用下,使人们感到必须对自己的不规范行为进行调整和个性的重新塑造。这样,就潜移默化地形成一个自我约束、自我控制、“以人为本”的自我管理态势。因此,在实施5S管理时,一个要以企业文化的理念为灵魂、为导向,构建现场中“人与人”、“人与物”、“人与环境”之间的和谐,让“文明礼貌、亲情服务、精细管理”等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融入员工言行中,并能长期坚持,养成习惯。总之,实施5S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结合、相互依存、相互渗透、相互促进,并在互动中都得到升华!

  

5S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、生产管理、设备管理、安全管理等的基础。近年来,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5S管理的重要性并在逐步推行,但不容乐观的是,一些企业在推行过程中,往往出现形似而神不似的问题,或者喊一大堆口号、制定一大堆制度,但实际上却很难付诸行动,甚至根本无法实施。实践表明,推行5S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,应经过策划、动员、实施、内部检查等过程。为保证最终的效果,5S管理还应结合管理中的每一过程、每一步骤,策划出多种具体可行的管理办法、实施方案、检查标准。

  

推行5S管理工作如同进行一场战斗,要取得胜利,事先就要进行精心策划、周密部署:要制订推行目标,明确要求;成立领导小组、组织机构,专门负责5S管理工作的策划、计划、实施和检查等工作;企业各部门也应成立推行组织机构,根据组织总体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,提出部门的实施方案和实施计划,并具体落实到责任人等。只有做到周密的策划和部署,才能为全面开展5S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  

5S活动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,因此是一项全员参与的活动。如果没有全体员工的参与,5S活动的开展就失去了群众基础、成了空中楼阁。在推行5S管理之初,大多数员工因不了解5S的真正含义,思想上可能会有抵触情绪,认为没有时间去做这些“打扫卫生”的事情。作为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活动,如果大部分员工认识不到位,是不会取得良好效果的。因此,除重点对企业骨干人员培训外,还应对企业其他人员进行层层培训,甚至要逐渐深入培训,使所有员工对5S能理解、有认识,减少阻力,增加积极性。

  

为全面推进5S管理活动,宣传造势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,它能够增强5S活动开展的气氛。在5S的开展过程中,企业可通过宣传栏、电子看板、局域网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;各部门也应积极制订5S宣传计划,开展宣传活动,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。通过对5S知识的宣传,能让员工对5S概念耳濡目染,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;对5S工作进展的宣传,能让员工了解推行的动态,促进工作的持续开展;对推行5S的先进经验事迹的及时宣传,能使大家互相学习、借鉴,促进共同提高和发展。

5s验收前培训(5s验收标准)

  

5S推行不能纸上谈兵,必须落到实处。企业在总计划的基础上,每个月都要制订详细、具体的开展计划,并根据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计划,使计划真正能够指导和督促工作。建议每月初5S专项计划都要落实到各部门,各部门根据自己的特点,制订自己的具体推行计划,再将计划落实到每位员工,即每项工作、每个区域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,并实行日检、周检制度。只有这样,5S推行工作才能落到实处。

  

凡事有得就有失。5S管理要取得成效,也要处理好“舍”与“得”的关系。

  

(1)空间上的处理。5S管理的第一项工作就是“整理”。“整理”就是清理物品,明确判断要与不要,不要的坚决舍弃。将无用物品清理出去后,我们看到的是空间增大、库存减少、寻找时间减少、故障减少、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等整理效果。

  

(2)时间上的处理。在企业,往往由于任务重、时间紧,员工的工具乱拿乱放、物品乱堆乱摆,结果不仅许多时间被浪费在心急火燎的四处寻找上,而且有时还忙中出错,造成意外损失。“整顿”工作是对必要的物品根据用处、用法和使用频率实行定置管理,明确数量,摆放整齐,加以标识,使取放方便。这要舍去、投入一定的时间,但寻找必须品的时间则减少为零。

  

(3)形象上的处理。外在形象一般可以反映出内在实力。企业外在的形象,是提升士气、减低浪费、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产品不良率的基础工程,因此要舍得花费一定的人力、物力改变企业的生产环境、工作环境,以提高企业形象。

  

(4)效益上的处理。追求最大利润和实现社会效益是企业永恒的目标。不可否认,管理活动带来的效益与生产活动所带来的效益相比不那么明显,也难立竿见影。于是,在5S管理活动中,一些人只看到投入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看不到5S管理带来的效益。实际上开展5S管理减少了寻找、搬运的时间,降低了库存成本,减少了半成品在线上的停留,减少了不良消耗,而且确保科研和生产安全的预防成本的付出,使企业树立起安全意识,清除各种隐患,预防事故的发生,并能提升企业形象、提高产品质量,所取得的效益会难以估量。因此在5S管理中,对投入和产出的账要全面地算、长远地算。

  

5S管理的终极目的是“素养”。要达到这个目的,一方面要使“整理、整顿、清扫”制度化、规范化,另一方面要设法使全体职工养成遵守规则、按程序办事的良好习惯,具备长期坚持执行制度的“素养”。对于后者,应是开展5S管理工作的重点。企业要将5S管理纳入制度管理,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。

  

现场目视管理,是利用图表、看板、颜色,把工作现场中发生的问题点、异常、浪费等,以及有关质量、成本、交付日期、安全和有关生产活动等状况变成为一目了然的状态,以便迅速而容易采取对策,防止错误再发生的管理方法。

  

在5S管理活动中,目视管理对于提高和维持现场安全状况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,如路标、通道线、区域、产品状态的标识,安全色、安全标志的大量使用等,它能让人迅速判断现场环境的安全与否,且准确性高。其中,看板管理的作用独特,反映了一个部门的管理水平,如班组管理看板、质量看板、计划管理看板、人员去向板等。它不但将管理内容展示出来,宣传了本部门,同时可以促进本部门的管理工作。

  

在推行5S管理的开始阶段,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,建立5S样板区非常重要。因为5S的开展必须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,不考虑单位的实际,照抄照搬是不可取的。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,选取一些典型区域或部门作为样板区,为5S的全面推广起到示范、促进作用。

  

“细节决定成败”。5S管理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等工作,需要从细节着手。从企业的整体来看,5S管理中,应对每个现场的5S推行工作都进行仔细的安排,保证不留盲点。对于每个部门或车间等基层单位来说,关注细节就更加的重要和必需。比如:对各种标识、表格、标牌都应进行精心的设计,对过道、会议室等公共区域的责任制要明确、认真落实等。

  

检查督导在5S管理推广活动中能发挥重要的作用。这虽然会增加员工的压力,但是同时使员工更快、更直接地明确行动方向,知道存在的不足,促使改进。企业可通过请专家进行现场检查指导,有效地推进现场管理工作的改进,还可成立5S检查小组,在5S推行过程中,针对不同阶段进行检查督导,保证5S管理推行达到要求和按时完成。

  

此外,推行5S管理,为避免流于表面和形式,企业在开展过程中应着眼于有利于科研生产工作的开展,要以实用为主,以方便工作为主,不能只考虑气氛热烈,做表面文章。同时,推行5S管理,应强调创新意识。各行业、各组织、各部门工作性质不同、工作内容不同,不能完全照搬照抄,要根据本企业的工作特点,进行5S管理创新,才能使5S的推行不脱离实际,真正起到促进本组织基础管理水平提高的作用。企业还要不断推动5S管理上新台阶,研究解决新问题,特别要有创新的工作方法和思路。

  

1、企业怎样才能做好5S管理培训?5s培训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持,5S文化的实施需要长期地进行,直到达到习惯为止。

  

2、5S需要工作流程做先锋,不要认为学了5S,培训完就OK。每一个公司的部门都能用到5S管理,达到每一个步骤体现在最细微的行动上,并保持下去,形成习惯。要求每一名员工把自己的工作分类、整理,自己安排工作行程,保持桌面和工作秩序的按步就班,形成规律和框架,让后来的员工能够很快上手接替自己的工作。保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每天培训的结果就是按照21天来规划,总结。达到率的完成情况。

  

3、一.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、从主观上做到努力

  

4、要认识到我们公司做为粗加工企业执行5S管理的必要性。

  

5、推行5S管理,要求每个生产现场的员工都自觉参与

  

6、5S管理活动要求我们每个生产现场的职工,在整理阶段,如何制定必要物和不必要物的标准,如何将不必要物清理出生产现场并进行相应的处置;在整顿阶段,如何根据"3定"(定点、定容、定量)和"3要素"(场所、方法、标示)原则对生产现场的必要物进行规范有效地管理,如何整理工作台面和办公桌面,如何对工作场所和必要物进行科学而规范的标识,如何根据"直线运动、最短距离、避免交叉"的原则重新规划生产流程;

  

7、在清扫阶段,如何制定每个区域、每个员工的清扫责任和清扫方法;

  

8、在清洁阶段,如何科学严谨的制订每一个员工的5S管理职责,保证整理、整顿、清扫的成果与每个现场员工的考核挂钩,以有效确保整理、整顿、清扫的成果;

  

9、在素养阶段,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,将以上4S的规范变成职工的生产习惯,提高员工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。

  

10、彻底改变了公司生产现场的面貌和职工的精神面貌,使我们的工厂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

  

11、实施5S管理,最重要的,也是最难的,是每个人都要和自己头脑中的习惯势力做最坚决、最彻底的斗争

  

12、我们认为,实施5S管理,最重要的,也是最难的,是每个人都要和自己头脑中的习惯势力做最坚决、最彻底的斗争。这一点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很难。不好的工作习惯,不是一天形成的,也不可能一天改正,必须用"自己革自己的命"的精神来对待变革,只要是有利于提高管理效力的、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的方法,但又和自己的习惯做法不同,就要坚定不移地改进自己的思维定式。只有这样,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素质才能与时俱进,永远站在变革的最前列,不被时代所淘汰。

  

13、5S管理绝非"大扫除",要通过相应的管理和考核制度去规范

  

14、“人造环境、环境造人”,一个良好的工作现场、操作现场有利于企业吸引人才、创建企业文化、降低损耗和提高工作效率,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和敬业爱岗精神。

  

15、对于渴望通过一次培训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、并对其思想产生震撼的企业,进行5S培训是一种最佳的选择。

  

16、二.领导班子一起抓,有策划、有落实、有督促、有检查、有结果,与生产、安全同样抓

  

17、(四)具体要求员工怎么做(从强制到自觉)

  

18、(五)要有奖惩办法(不能做与不做一个样)

  

19、所有管理人员和工人认为自己是工作现场的管理者,现场的好坏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,并且能做到相互提醒、相互配合、相互促进。

  

20、实现公司最佳的生产现场面貌和职工的最佳精神面貌,

  

21、三.各级都从思想上、行动上重视这项工作

  

22、重视与不重视反映出来的效果就是不一样的


复制成功